削弱莊稼生產能力:莊稼就和人一樣,吃得太飽不僅不利于成長,反而會不利于健康。據全國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組組長、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張福鎖教授介紹,施肥過量對莊稼造成危害的結果主要有兩個:一個是容易倒伏,倒伏一旦出現,就必然導致糧食減產;另一個是容易發生病害,氮肥施用過多,會使莊稼抗病蟲能力減弱,易遭病蟲侵染,繼而增加消滅病蟲害的農藥用量,直接威脅了食品的安全性。
加劇環境污染:過量的肥料會滲入20米以內的淺層地下水中,使得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。原來我們認為這是好事,在20世紀70年代,很多地區的農民都宣揚我們有肥水,這水抽上來一灌,就可以直接長莊稼,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,歐洲人發現長期飲用硝酸鹽多的水對人體健康有危害。盡管到目前為止,科學上對硝酸鹽是否對人體有危害還存在爭議,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,從我國淺層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的現實看,氮肥的施用量是過多了。
土壤退化:引起土壤酸度變化。過磷酸鈣、硫酸銨、氯化銨等都屬生物酸性肥料,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養分離子后,土壤中氫離子增多,易造成土壤酸化。長期大量施用化肥,尤其在連續施用單一品種化肥時,在短期內即可出現這種情況。土壤酸化后會導致有毒物質的釋放,或使有毒物質毒性增強,對生物體產生不良影響。土壤酸化還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營養物質,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,向下滲透補給地下水,使得營養成分流失,造成土壤貧瘠化,影響作物的生長。
浪費大量緊缺資源:氮、磷、鉀是莊稼所需營養的“三要素”。大氣中的氮氣是絕大多數莊稼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態,必須通過高壓高溫,也就是通過消耗大量能源把它變成氨氣態活性氮,再轉化成能夠被植物利用的其他形態作為肥料。過去生產氮肥主要以石油為原料,現在靠天然氣和煤。這些能源都是我國的緊缺資源。這也正是化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友情鏈接:天津金盈 順企網